去年,金义都市新区仅仅4个多月时间实施18个垦造耕地项目,已有3106.962亩垦造耕地通过市级验收并入库使用,超额完成3000亩的任务。其中,孝顺镇完成1224亩、傅村镇完成761亩、鞋塘办事处完成1120亩。
亮点:高标准农田
在傅村镇苍头村改田造地现场,从高处望去,是一大片整整齐齐的“方格子”。新区国土资源部副部长蒋跃明介绍,这一带曾是杂草丛生、高低不平的荒山坡,在一轮开挖、熟土覆盖后,如今已成为适合耕种的高标准农田。“如今,许多地块农民们都已经种下了油菜、小麦等冬季作物。”
在新区开发建设过程中,免不了部分农田会被“征用”。为了让那些被征用的土地“重生”,也为了让失地农民可以继续选择耕种,新区按照“占一补一”、“先补后占”的原则,严格保障耕地资源。
“为了建设高标准农田,新区采用熟土外运覆盖,虽然成本较高,但确保了农田的质量。”蒋跃明大致给我们算了笔账,按照耕土厚度为30厘米计算,每亩农田约需要熟土达200立方米,如此,每亩的改造成本将增加8000~10000元。
措施:五个到位
耕地占补平衡是农用地转用的基本前提,因此新区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“占一补一”、“先补后占”原则,鉚足了劲抓“造地”工程。
那么,仅4个多月时间,新区是如何完成3000多亩的垦造耕地?
“造地”事关新区、金华乃至我省第四大都市圈的建设进程,因此,新区将其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完成。其间,“五个到位”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,即思想认识到位、组织保障到位、政策调整到位、业务指导到位、整改落实到位。
造地初期,新区便成立了专门的工作组,负责专题研究、部署垦造耕地工作,协调处理造地过程中遇到的难题。政策上,新区适时调整政策与补助标准,设立专门的工作经费和奖励经费,按新增耕地2万~3万元/亩实行奖励,鼓励镇(办)、村的垦造耕地积极性;进度上,为解决资金短缺问题,新区采取暂借款的方式,借给“两镇一办”经费1470多万元,为项目施工单位提供资金保障,确保了工期。
具体实施环节中,国土部门每周都会到造地现场进行2次以上的业务指导,及时发现解决驳坎、护坡、水渠施工方面的不规范问题,并坚持周小结、周通报。
“两镇一办”则在业务部门的指导下,认真对照项目验收标准,逐个整改到位。同时,为确保质量,还积极推行建设占用耕地的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,将新垦造的耕地建成精品工程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