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隔一个多月后,今年国际金价的第三轮暴跌不期而至。上周四,国际金价跌破1300美元/盎司,并创下自2010年9月以来的新低。和今年4月中旬国际金价首轮暴跌时出现的“抢购潮”相比,现在投资者的“淘金”热情已经被不断下滑的金价逐渐浇灭。对此,理财专家提醒,在金价走势出现逆转的背景下,黄金投资或应抛弃“牛市思维”,金价暴跌或许不再是抄底良机。
【金价走势】
金价今年三度暴跌
上周四,纽约商品交易所黄金期货主力合约(8月份交割)暴跌6.4%,跌破1300美元/盎司的整数关口,收于1286.20美元/盎司,并创2010年9月份以来的新低。上周五,国际金价稍有反弹,收于1292美元/盎司。不过,仅在上周,国际金价累计下跌95.6美元,跌幅高达6.89%。
事实上,这已经是国际金价今年以来的第三轮暴跌。第一轮金价暴跌始于4月12日,国际金价在短短3个交易日内,连续失守1500美元/盎司、1400美元/盎司两大关口,下跌200美元,跌幅超过12%。随后,国际金价稍有反弹,但5月中旬,一波七连阴的走势让国际金价再度回到1400美元/盎司下方。此后,国际金价一直在1400美元/盎司上下小幅震荡,直到上周突破暴跌至1300美元/盎司以下。
“上周金价暴跌最重要的原因是美联储的量化宽松政策或将退出。”交通银行金华分行国际金融理财师邢朝斌告诉记者,上周,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明确表态称,如果美国经济未来发展符合预期,很可能在今年年末或者明年中期缩减购债规模,这意味着,美联储结束量化宽松政策将是大概率事件。受此影响,整个风险市场以及贵金属价格再度受到打压,黄金、白银大幅跳水。
【市场动态】
黄金首饰价格再降
由于国际金价再度暴跌,国内金价也随之下调。上周五,上海黄金交易所Au9999品种跌至262.47元/克,比上周初277.5元/克的开盘价下跌了5.41%。
记者从市区多家商场了解到,上周,受国际金价连续下跌的影响,各品牌黄金首饰的价格也逐步下调。例如,上周,周大福首饰金价格连续小幅跳水,从上周三的362元/克降至上周五的350元/克。和今年4月份金价暴跌时相比,上周首饰金价格的跌幅远比前一轮暴跌小,但目前的售价已经远低于4月份的最低报价。
在4月份国际金价出现“断崖式”暴跌时,国内出现了一波“抢购潮”,“中国大妈”在短短几天内狂买300吨黄金,交易额达1000亿元人民币。与之相比,本轮金价暴跌后,市场反应较为平静。市区某黄金饰品专柜的负责人表示,尽管上周末商场也有一些优惠活动,但黄金饰品的销售较为平稳,并没有出现此前的抢购现象。这主要是因为,在前一轮暴跌中很多消费者已经出手,购买力得到提前释放。同时,此次下跌的幅度不如上一轮暴跌,并不能激起消费者的购买欲。再加上金价连续下跌对市民的黄金投资热情也是不小的打击,处于风险控制的需要,更多的消费者选择了观望的态度。
【市场动态】
或应纠正“牛市思维”
国际金价从2001年的278美元/盎司上涨至2011年9月的1920美元/盎司,最高涨幅高达6倍。正是这一轮长达10多年的黄金牛市,让很多黄金投资者自然而然地形成了“牛市思维”。“总觉得金价还会涨,不可能一直跌下去,所以每次看见金价暴跌时,都有抄底的冲动。”这样的想法就是目前很多黄金投资者挥之不去的“牛市思维”。
不过,近几个月来黄金的走势显然对这种“牛市思维”产生了巨大的冲击。“4月份那一轮抄底进场的黄金投资者已经被深套。在全面看空黄金的背景下,盲目抄底可能‘抄在了半山腰’。”分析人士表示,目前黄金的避险属性正在被市场抛弃,其看跌动能持续加强,中期内有望进一步下跌。上海中期贵金属研究报告指出,黄金弱势格局尽显,后市难改跌势。花旗银行分析师称,金价或破位下行至1260美元/盎司。法兴银行则预计,金价在三个月内或跌至1265美元/盎司,年底时将跌向1200美元/盎司。
“我认为,黄金投资者不应抱着‘牛市思维’不放,目前更需要有做空思维。”农行金华分行个人业务部的理财师表示,现在市场上具有双向机制、做空机制的黄金投资产品也有不少,用得好在金价下跌时也能赚钱。例如,黄金期货、黄金T+D等杠杆类产品,具有一定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可以尝试。
另外,投资者还可通过购买纸黄金,低吸高抛,以赚取黄金价格的波动差价。投资风格偏稳健的投资者,则可选择与黄金挂钩的看跌型结构性银行理财产品。这类产品的收益类型多为保本浮动收益,投资期限在3个月至8个月不等,预期年化收益率约达4%~7%。但需要注意的是,如果黄金的期末价格未触碰到产品的收益条件,投资者到期收益为零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