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两天,光伏行业再度成为焦点———欧盟成员国将讨论是否对华光伏产品征收47%反倾销税。业内人士称,被征税的可能性较大,方案一旦通过,国内光伏企业极可能倒闭一大批。但一些主打非洲、中东等新兴市场的金华、义乌光伏企业,并不担心被征反倾销税,据称反而是利好消息。他们认为,去年底以来,多晶硅价格一路上涨,近三个月涨幅高达50%。若欧盟47%的税率开征,原材料多晶硅价格有望调整,有助于减轻企业压力,行业也将迎来整合期。
多晶硅价格三个月涨50%
“原材料一直在涨,都4元/瓦了。”义乌金禧太阳能总经理陆立轩说,企业订单不断,但国内原材料价格也一直在涨。
多晶硅是太阳能光伏产品的主要原材料。据悉,从去年12月开始,国内多晶硅价格开始快速上升,当时市场价约在2.2元/瓦左右,年后就涨到了2.6元/瓦。今年春节后,一些业内人士曾预测,上半年,多晶硅价格或出现回落。
但事与愿违,多晶硅价格持续上升。5月份,国内多晶硅报价已高达每瓦4元多,较今年初上涨50%。
“价格高还不说,现在有钱也不一定能拿到货。”若内地多晶硅仍不跌价,陆立轩打算到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货。
欧盟征税或带动行业整合
前天,欧盟成员国收到欧委会“双反”意见稿并举行听证会。知情人士称,如果成员国赞成提案,欧盟将于6月6日正式公布相应的反倾销法令,临时措施有效期为6个月。按照提案,欧盟拟向中国光伏产品征收平均为47%的反倾销税。
昨日,听证结果尚未出炉,但这一消息已经令国内不少光伏企业“心慌慌”。
业内人士称,欧盟实施征税后,国内光伏企业将倒闭一大片,行业洗牌速度将加快。
金华海关统计,去年金华太阳能电池出口7701万美元,同比下降32.8%。其中,出口欧盟4768万美元,同比下降48.4%;出口美国61万美元,同比下降59.8%。去年9月后,月出口额均低于500万美元。
不过,一些不以欧盟为主要市场的光伏企业认为,欧盟反倾销政策对企业影响不大。相反,若行业整合速度加快,倒闭企业增多,原材料需求将下降,价格也可能出现回落。据悉,原材料压力已成为以中东、非洲等新兴市场为主要出口地的光伏企业最大压力之一。
中东、非洲光伏市场壮大
在义乌国际商贸城和一些科技工业区,大部分光伏企业并不担心欧盟可能推出的巨额反倾销税率,原因在于这些光伏企业早已开始转型,将目标转向了中东、非洲等新兴市场。
“非洲订单比较多,这两年增长比较快。”义乌国际商贸城二区太阳能光伏产品经营户陈先生说,一些新兴市场贸易壁垒不多,市场潜力大。
陆立轩说,公司今年的订单已经排满,12月前公司都在满负荷运转。目前最大的困扰就是原材料和产能受限。
金华也是光伏企业聚集区,面对高额关税,光伏企业何去何从?“可以开拓其他的新兴市场。”有分析师称,未来欧洲的市场可能只占到全球1/4左右,光伏重镇欧盟正在失去其主导性的地位。
彭博新能源财经预测,2013年之后,日本、美国、中国等地的光伏需求将进一步扩大。其中,2013年日本光伏产品需求量将相当于整个欧盟市场,再加上日本有不少优惠政策,将成为极具诱惑力的市场之一。
另外,还有机构预测,2013年亚太地区光伏市场需求有望增长至13.5GW(计量单位,是gi-gawatt的缩写,常用来表示发电装机容量,代表十亿瓦特),比2012年增长50%。
|